学生组织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学生组织 > 正文

晋疆石榴籽 青春同心行——太原理工大学实践队新疆行书写民族团结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2 10:00:00阅读数:

当太行山下的青春朝气邂逅天山脚下的热情淳朴,当三晋大地的知识火种播撒于边疆沃土,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会“晋疆石榴籽,青春同心行”实践队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生动实践,正是新时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注脚。实践队员们以舞台搭桥、墙绘为媒、联谊聚力、课堂润心、调研深耕,在晋疆两地架起一座绚丽的青春同心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脚下绚丽绽放。

一、舞台搭桥:歌舞交融汇聚团结真情

学子同台展风采,各族联谊聚真情。实践队抵达当晚,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践队同台献艺,为村民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百姓大舞台”。太原理工学子以活力四射的现代舞与音乐展现时代风貌;农职大学子则以饱含民族风情的歌舞演绎地域魅力;当地居民的民间艺术表演更添浓郁乡韵。各族青年在欢声笑语中深度交流、情感交融,现场洋溢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二、墙绘为媒:方寸之间绘就交融华章

在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实践队员们执起画笔,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宏大叙事悄然绘入街巷肌理。三幅精心创作的主题墙绘,不仅扮靓了村庄,更让静态的墙壁化身传递“共同体意识”的流动宣传站。“哪吒·疆味”墙绘中,神话英雄哪吒手持新疆羊肉串与馕饼的创意形象,引得村民频频驻足,传统神话与边疆风味的巧妙碰撞,正是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绿水青山·家园”墙绘,则以写实笔触将天山的巍峨草原与三晋的太行雄风同框呈现,无声诉说着两地生态共护、发展同心的美好愿景;“红石榴·晋疆情”主题墙绘,则以其鲜明的意象,将“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同体理念直观呈现。这些承载着交融之美的墙绘作品,已然成为丽阳村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鲜活教材,持续传递着守望相助、美美与共的深情厚谊。

三、联谊聚力:千里情缘共筑友谊纽带

7月16日,阜康市龙潭路街角运动广场上欢声雷动。实践队与阜康市“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石河子大学实践队成员齐聚一堂,在妙趣横生的协作竞技中打破地域隔阂,厚植跨越山河的情谊。当晚,三支队伍共赴瑶池天街,沉浸式体验景观秀《瑶池幻境》。队员们跟随表演者学跳热情洋溢的麦西来甫舞,旋转的裙摆与欢快的舞步交织,不同民族的舞蹈元素在互动中自然融合,成为“美美与共”的生动实践。


四、课堂润心:多元教学播撒团结种

“遇火情,牢记‘一捂二低三匍匐’,安全知识护平安。”7月18日,丽阳村的“红领巾小课堂”上,实践队员通过动画演示与情景模拟,为孩子们普及实用应急技能。队员们发挥专业所长,精心打造了涵盖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趣味物理实验、活力体育课及民族音乐赏析的特色课程体系。知识传递与文化交融同步进行,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寓教于乐中深植心田。  


五、调研深耕: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队坚持深入基层,以扎实调研厚植发展根基。实践队员们深入繁盛家庭农场桃园等十余个产业园区,聚焦特色农业,细致调研种植技术、产销模式与发展瓶颈,为科技兴农积累一手资料。调研期间,队员们走访当地村镇50余户村民及商户,围绕收入水平、文化需求、民族团结认知等核心议题开展访谈,形成百余份有效问卷及数十条务实建议。从田间地头到农家院落,青春的脚步丈量着乡村发展的脉搏,青年的智慧为晋疆沟通、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注入强劲动能。


从墙绘上的创意交融到广场上的同心共舞,从课堂里的知识传递到调研路上的深入交流,太原理工大学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用真情浇灌、用智慧赋能。他们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艺术创作的滋养、教育互动的培育,更离不开日常交往中的点滴浸润。这场青春之行,正是新时代青年用热忱与行动书写的民族团结壮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