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正文

201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刊第二十三期机械工程学院专刊

发布时间:2017-09-19 19:56:24阅读数:

共青团信息


(201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刊)
第二十三期
(机械工程学院专刊)


太原理工大学“三下乡”活动办公室编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日


【团队风采】


青春喜迎十九大,助力建设双一流
——机械工程学院螺丝钉之家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校决定在2017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七月十日螺丝钉之家实践队员们共同奔赴南海二社区,开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初进社区,就看到好几个服务窗口,和一个许愿树。阿姨在会议室给我们播放了南海二社区的视频简介,南海二社区服务人员的热心负责便显露其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每人负责一个网格,了解到户,服务到家。社区的许愿树其实是在传达一种公益理念,需要帮助的人在许愿树上挂上自己的心愿,想帮助的人如果有能力去帮助就联系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这个志愿服务方式给了我们螺丝钉之家一个很好的启示。社区老师简单演讲了文明礼仪以及社区日常活动,活动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活动内容包括合唱,舞蹈,秧歌,走秀等。每支活动队伍都是高要求,规范,办的有模有样,是太原乃至山西的示范性队伍。他们在学习,在进步,在用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跟随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


春丝无尽蜡未干,吾等方兴未艾
再进社区南海情,奉献又踏征途
桑榆虽晚人未老,夫人气华神飞
文不加点语不歇,教诲深入人心
谦谦君子窕窕女,需行礼仪之道
坐不满席行不弓,劝君出门有方
科教兴国礼兴邦,中华自古文明
与时俱进跟党走,螺丝钉精神永不变!

七月十一日道德讲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我国丰厚的文化宝藏,数千年来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道德讲堂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本期道德讲堂以“传播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为主题。一首公民道德歌,一个好善的社区老人乔爷爷,一段经典名录带实践队员们走进正能量的殿堂,净化心灵,引导向善。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七月十二日实践队员前往南海社区擦玻璃,一块抹布擦掉的不仅是窗户上的污垢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份报纸,点亮的不仅是偌大的房间,更是志愿者的服务意识!
房间内明亮一点点,人与人的心情好上一点点,服务的热情高一点点,对社会的帮助可不止一点点……志愿服务,从我们每一个螺丝钉做起!
七月十三日在阳光下运动,我们是最美的志愿之花;舞动青春,展现活力,我们是朝气蓬勃的社会实践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球场却在 ——
千回百转处。
寻场不易,
肆意潇洒;
两队相争,
谁主沉浮?

车马相士将
千里楚河汉界
提手落子
豪气纵横
步步为营
论谁英雄


七月十四日实践队员们对南海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即使尘土飞扬,也不减我们清洁的决心,螺丝钉之家,我们在路上,初心不忘,砥砺前行。


看那尘土飞扬,看那汗水淋漓。看端起水盆的姿势,看挥动扫把的身影。尘土褪去,垃圾消失,一块块净土出现在我们眼前。社区微服务,志愿在我心。


螺丝钉之家2017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时间短暂,但收获巨大,队员们深切地认识到结合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和对自身多方向发展的影响,并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获得更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定位。

(通讯员:李飒)

【做我所做】

五台,我们的舞台

五台有我们的希望与梦想,也有我们的不舍与留恋。短短的11天下乡生活匆匆而过,从乡村的宁静中回归于城市的喧嚣,心里竟有那么一丝不适应,也许,是因为那山中的一个角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扶贫攻坚

细细想来,我们从对扶贫的一无所知到成为当地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从在城市中的“锦衣玉食”到深入农村的艰苦奋斗,这其中的困难唯有亲身经历才能言说。破旧的房屋,坑洼的道路,还有简陋的办公环境,一桩桩都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心。微薄的收入,匮乏的技术,还有稀缺的青年劳力,一件件都引发我们深度的思考。
在填写扶贫手册的工程中,所见所闻之事让我意识到自己是有多么的幸运。有些孩子在那么小的年龄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缺少了父母的爱护;有些父母靠自己微薄的力量撑着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希望;有些老人在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得承担生活的重担。


在感叹之余,我们必须反思自我。如果没有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机会,我们可能难以真正地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不知比农村好上多少倍,也难以真正走近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我们能够改变得很少,但我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们,为这片热土做一些事,留下一些足迹,也算是不枉此行。就像我们在临走之前老村干部对我们说的:“你们的到来不仅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更为这个山沟沟注入了新鲜血液。”

花样年华

人们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那么在五台,孩子们的未来就牵动着这片土地的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也抽出几天时间来亲手浇灌这些花朵。
孩子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那么的天真快乐,像雨后绚烂的彩虹,像黄昏缤纷的彩霞,像豆村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更像神话故事中的圣洁天使,带来光明,也带来希望。

但是,在我们的支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折翼的天使,他们在美好的年纪经历着不美好。因为贫穷,因为落后,在这个山中村落他们默默承受着生命的重量,他们是一群内心渴望爱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们的无助让人感到心痛。
话不多的他们特别爱笑,无论什么,他们都是认认真真的一副模样。做题的时候仔仔细细,心无旁骛;在你转身去教别的孩子的时候,他们安安静静地看书。他们的那种努力,是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是充满希望展翅飞翔的,是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的。


而对于我们,能够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看法,让他们不再误解教育的真正涵义,给予他们的正确的学习观念,才算是我们的支教真正地有了作用,为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或许,只有当你看到一个刚来时只敢用眼睛的余光看你的孩子,到最后冲着你咧开嘴笑的时候,你才可以真正感受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意义。

峥嵘岁月

上了年纪的老人守着陪伴一生的老房子,屋里的一个草垛,墙角的一张蜘蛛网,一个碗,一双筷子,一双鞋,一件衣服,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都有数不清的故事与道不完的思念。在这次下乡过程中,我们不仅把攻坚扶贫与支教活动放在第一位,在闲暇时光里,我们还去村中看望那些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们,有些是孑然一身的空巢老人,有些是身处耄耋之年的共产党员。


当老人们见到我们的时候,都像见到自己的亲人一般,笑得像个孩子,看着他们的笑,我们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一方面我们在想为什么这些老人内心如此的孤独,另一方面也在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多出几天的时间好好陪一陪这些可爱的人。每当看到我们到来,老人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往事。而我们又能做什么?搬东西做饭烧水?不,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我们只能做安静的倾听者,做他们灵魂上的伴侣,以炙热的心温暖他们。
在看望老人们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90多岁的老党员——张贵四老人,一位与我们的党一样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见证者。当为我们讲起参加解放战争的往事,张老总是精神倍增,目光如炬;回忆起自己牺牲的战友们,张老眼眶中又噙满了滚烫的泪水;谈到如今的生活,张老总是不断地说:“新中国好,共产党好”。


能够亲身去接触这些饱经风霜的人,能够亲自去见证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能够祝愿自己最大的力量给予他们关怀,这才是我们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在此也祝愿每一位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奉献自己青春的老前辈身体安康,岁月静好。
……
在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晓刚老师与机械实践队员的交谈中,张老师说过一句话:“三下乡就是我们太原理工大学的黄埔军校。”的确,回忆过去的11个日日夜夜,在五台,在豆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努力,感到了村民的质朴,体会了工作的艰辛,见识了人生的百态,更看破了命运的未知。或许,人就是在不断地感悟中,默默成长。亦或是,这,本就是“三下乡”的真正意义吧。
就像一位村干部同我们说的:“希望我们可以有缘再会。”
五台,我们的舞台,成长自己的平台,我们,有缘,再会。

(通讯员:李平)


如火的青春

不论何时等车的人都是络绎不绝,这恰恰就是生活,烟火味的日子。

——题记

七月十日我们来到下元公交公司,跟往年的螺丝钉之家实践队一样,开始了这段熟悉而又陌生的“擦车旅行”,从十号到十七号,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从最长的1路到最频繁的859路,所有出入站的公交车边都有我们灵动的身影,我们17颗热血志愿的心在扑通扑通的跳动。从最初的懵懂、不知所措到之后的埋头苦干最后的轻车熟路和恣意享受。我们经历的虽只是短短的八天时光却满载了很久很久的感动。
有人说青春就像一团火,我们时时刻刻在燃烧自己。烈日下我们依旧干劲十足,此刻我们就是在燃烧我们自己,与远在九重天之外的太阳攀比,究竟谁燃烧得更火热,谁的光芒更刺眼。刚停下来的公交车,发动机滚烫,疲惫的司机师傅去签时刻表,我们马不停蹄地跑上车,将车上的过道拖一遍好让车里保持干净,减减温。坐在调度室那边的阿姨微笑地看着我们,我们来之后,阿姨的工作就轻松了好多,阿姨也对我们十分热情,总是招呼我们休息。擦完之后,司机师傅开动了引擎,车子缓缓地走出调度站,临近路口,车毂与刹车皮摩擦发出了刺耳的声音,似乎也在抗议这炎热的天气。目送着一辆车离去,我们擦擦汗,看着另一侧的路口,等待着下一辆的到来。实践时光有限,而青春无限。骄阳下,我们应当拿出如火的热情,燃烧自我,在劳动中超越自我!
在整整八天的实践期间,队员们发挥艰苦卓绝、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抱怨不放弃。
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一位上了年纪的清洁阿姨拎着一个桶准备去水池中打水,水打满了,可是由于这桶太重了,阿姨没有掌握好水桶的平衡,水桶翻了水也洒了,我们看到后,立即过去帮阿姨把水打满,并帮阿姨把水拎到了目的地。阿姨很高兴的问我们:“小伙子,你们是哪个大学的学生?”“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同学急忙说,“我们是来这里参加社会实践的,锻炼锻炼自己的体力,同时了解一下比较基层的社会工作。”阿姨高兴地逢人就说:“人家是理工大的学生,理工大的,挺好的。”一股自豪之感在心底油然而生。而当我们擦好车司机师傅上车以后,笑眯眯地朝我们说一句:“谢谢啦,小伙子!”司机师傅也会时不时亲切地和我们闲聊几句,吐槽一下天气什么的,更让人倍感轻松。阿姨和司机师傅的言语虽然简单,但带来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却是无穷的,所以交流是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劳动热情,让青春如火的我们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
八天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看着仍在不停出入的车辆,人来人往,脑海中浮想联翩,这就是生活。他们是为了生计来回奔波的司机,他们是赶着回家见家人吃晚饭的路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过梦想,做一个科学家,当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当一个维护和平的人民警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梦想早已淡忘,或许想起来也只是一声苦笑。人心在川流中沉浮,早已不似当年的青涩。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他们不得不融入茫茫人海中。将来或许我们也将会是他们中的一员,但那又如何,可能是我想的太远了,我们的青春尚在,我们的激情未减,我们还有时间,就像今天,昨天,昨天的昨天,我们在公交车站服务,我们将汗水挥洒在炙烤的柏油路上,我们无怨无悔,不为将来是否沉浮在人海中担忧,不为梦想是否会在将来被遗忘而烦恼,今天就是今天,我们要活出今天的精彩,明天还需追赶,我们做好迎接一切的准备,加油!如火的青春!

(通讯员:胡东方)

你被我藏在墙画后

“三下乡”旨在普及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知识,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作为在校大学生,除了学习和体会学校内丰富的知识,三下乡之旅更让我们真正地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们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进入到农村,感受不一样的空气与芬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与文化,体会不一样的精彩与美好。在这仅仅一周的三下乡实践中,我们的收获不只有圆满完成工作的喜悦,也有收获了友谊的快乐,还有对自己更深刻地认知。
此次“阳曲县泥屯镇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东青善村,张家庄村和松树村三个村子的墙绘任务。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与实践,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建设也稳步推进,印象中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实践队去往的村子都是正在努力建设美好农村的地方,涂好白色的背景之外,灰色边框的一面面墙正在等着我们这样一群“蓝精灵”去为他们绘上亮丽的色彩。

我们来了

期盼中夹杂着些许紧张,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我们用半分青涩但充满坚定的笑脸迎难而上。也许会有汗水浸透衣衫,会有骄阳如火考验着我们,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打击我们进取的心。我们终将接受并圆满完成挑战,给此次实践活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达泥屯镇办公室我们经历了两个小时的车程,经过与李镇长的商量和队长的安排,根据任务的多少将所有人分派了三个小队。每个小队都受到了当地村长的热情招待,时间短,任务重,在村长的简单安排和小队成员的细细观察后,队长们下午便进行了绘墙所需材料及工具的选购。
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有些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最初的几人坚持到后来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独立完成一面墙的绘画,从最初对环境的不适到后来的能在一块嬉笑,平凡的三下乡被增添了一抹不平凡的光亮,但不变的是我们体验生活,从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初心。

乡野里的我们

早上5点起床匆匆洗漱收拾吃完早饭,还来不及听林间鸟儿的清唱,来不及闻路边野花的芳香,6点多我们便奔向了“工作地点”,开始计划任务分工。斑斓的画笔在墙上绘出精彩,青春的脸庞在晨光中映出坚定,这就是我们,充满信心昂扬向前的实践队员。在邻家阿姨的呼唤中收了画笔,奔向可口的饭菜。慈祥的村长,善良的村民,可爱的邻家妹妹,调皮的“小白”狗。一切都很美好,连疲惫都在这美好中消失殆尽。下午的工作由于天气的酷热开始得有些晚,燥热的午后,突然袭来的一阵微风都让我们倍感舒畅。继续执起画笔开始美好的描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处处明艳的风景都让我们成就感满满。夕阳倦怠,渐渐隐入远处的山峦,我们收拾了东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看着工作的进程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加快,心情轻快了许多,疲惫的身体也慢慢放松。听路边草丛中不知名的虫儿为我们奏响的合唱,年轻微红的脸庞洋溢着自信与勇敢。

留下的美好

在一周的辛勤工作下,在各个小队所有人员的默契配合,团结互助下,我们的实践活动硕果累累。尽管时间紧迫,但每个小队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了每个村庄尽可能多的墙绘工作。其中包括东青善村以“二十四孝”以及“诚信”为主题的共36面大小不等的墙;松树村在学校附近以“德育,运动,读书”、道路两旁以“农耕,仁孝,中国梦”为主题的20面砖墙以及张家庄村以“绿色、和谐,文明新农村”为主题的8面砖墙的背景图色和绘图。每面墙上不同内容都呈现了新农村风貌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发扬,每幅墙绘都是每个实践队员合作的共同成果。看着眼前生动的图案将原先单调的颜色点缀得绚烂多彩,每个实践队员都情不自禁地露出笑脸,这是每个人一周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到最后最好的回报。

满载的感动与惊喜

并非专业绘画的人从起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渐渐熟悉工作流程,渐渐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开始接触和了解绘画。队员之间的关系由陌生变得亲切,可以嬉戏,可以打闹,连枯燥的墙绘工作都因为欢声笑语变得轻松起来。实践出真知,当我们将在学校掌握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到实践中,再在实践的锻炼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所有融会贯通的时候,我们就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奥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一直在路上

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再次踏上学校和泥屯镇之间的这条路,想想自己初到这里的心境,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着五彩画笔留下的栩栩如生的每幅劳动成果,那是青春最好的回忆和印记。实践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且行且惜!

【爱我所爱】


心有天堂,情似海洋,源远流长

世间最美好的不过于普照大地的晨光,人生最美好的莫过于触动心弦的过往。乡村的早晨总是安宁而闲适,但我们不能一直沉醉其中,因为那片土地还在等着我们。
与前几天的“机械化”工作不同,今天我们停下了脚步,决定走进山中的小村落,去近距离地看一看“村里的人”。我们把队伍化整为零,有的去了敬老院,有的走进了孤单老人的家,还有的去了支教。


在晚上的报告会上,大家互相分享了自己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一天的收获。
老人在那陪伴了自己一生的老房子里守着老伴,看着屋里的草垛,墙角的蜘蛛网,以及墙上的黑白彩色照片,他们热泪盈眶,把那些数不清道不完的思念和故事向我们徐徐道来,我们的心也跟着起伏波荡,不能平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搬东西烧水做饭吗?不,他们不需要!他们需要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支持,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倾听者,做这些老人灵魂上的朋友,用那似火般炙热的心来温暖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那些上学的孩子们,我们要尽力去引导他们的思维。支教并不是让我们去教孩子们做题,而是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样支教才有真正地有意义。
一天的外出实践,大家得到的东西似乎比扶贫活动还要多得多。三下乡的真谛,不就是凭自己的一点一滴去灌溉这些贫瘠的地方吗?

(通讯员:高航)


主 编:闫 新
编 审:王 慧 贾支正
编 辑:闫凯翔 李澜新 高璐 贾永政 王博姝
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校党政领导
送:校党政有关部门、各学院、有关新闻单位
发:各基层团组织、各校级学生组织、各志愿服务队
地 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 编:030024
电 话:0351-6010250 传 真:0351-6014429
E-mail: tuanwei@ty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