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基层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活力基层 >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青年说”——榜样引领成长,青春共话未来

发布时间:2025-11-14 10:00:00阅读数:

11月13日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期“材子青年说”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会在迎西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七位已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顶尖高校的2022级同学们,与在场同学面对面分享了他们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学习科研方法与生涯规划心得,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分享会上,各位优秀学子从自身经历出发,带来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干货分享:成功跨保至清华大学的姚博豪,以其“材料+电子信息”的复合背景,为同学们展示了跨学科发展的无限可能,打开了专业视野的新窗口;同样保研至浙江大学的路景宇和李云飞,则分别从“学业标杆”和“竞赛先锋”的角度提供了宝贵建议。

成功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的吴逸轩、苗正、徐郡阳三位同学,则聚焦于科研与心态。吴逸轩详细复盘了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经历与研究生面试中专业课、英语文献翻译等关键环节的准备要点。苗正以真诚质朴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从大一“只求不挂科”的迷茫状态,通过调整课堂专注度、把握当下、形成良好习惯而实现“渐进式成长”的逆袭历程,强调了“对自己有信心”和“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朴实道理。徐郡阳则以其在“互联网+”、铸造工艺设计等多项大赛中斩获佳绩的丰富竞赛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参赛指南。

保研至北京大学的叶禹岑同学作为“全能型学霸”的代表,不仅分享了在科研论文、顶级竞赛中“全面开花”的硬核经验,更强调了持续学习、保持好奇与快速成长的重要性。她坦言,“学业并非生活的全部”,鼓励学弟学妹在空余时间多思考未来目标,避免无效焦虑。

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本期材子青年说分享者分享了“归纳法”与“推演法”两种核心学习方法,启发同学们从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探索建构转变,并建议大家构建具有内在逻辑链的成长履历。他们强调,大学之路多元,“并非只有保研才是最好的路”,找到适合自身、能让自己感到充实快乐的方向至关重要,鼓励大家摆脱盲从,由“自驱力”引领前行。整场活动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持续了近两小时。在后续的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优秀学子进行了更深入的互动。

“材子青年说”系列活动作为材料学院团员青年榜样引领的品牌活动,为各年级学生搭建了高质量的引领平台。本期分享会通过优秀榜样的鲜活故事,有效帮助同学们明晰了学业规划、缓解了成长焦虑、激发了前进动力。相信全体材料学子能以此为契机,汲取力量,脚踏实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大学篇章。



初审:王志国

复审:郑   芳

终审:游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