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78所乡村学校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可能对着作业本上的难题发呆,可能在热闹的课间悄悄躲在角落,可能把对爸妈的思念藏在日记本里……
他们期待着一个能倾听心事的“树洞”,一个能分享秘密的笔友。
而蓝信封,就是这座“心桥”的搭建者。
自2008年成立至今,蓝信封已走过17年,累计传递了210万封书信,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乡村儿童的成长。作为一家专注于乡村儿童心理陪伴的5A级公益机构,蓝信封不仅搭建起孩子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也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
这座“心桥”的搭建,需要你的力量。这个秋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正式发起2025年秋季通信大使招募,携手“蓝信封”,邀请你成为这座桥梁的主力搭建者。

01
蓝信封项目目标
对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乡村孩子来说,我们盼着他们能遇见这样一位特别的人,不只是讲题的大人,更是能并肩成长的伙伴。你愿意听他说田间的蜻蜓,他也会好奇你眼中的城市。
而对每一位通信大使,我们期待这份笔尖的缘分,能让你走进真实的乡村儿童世界。没有复杂的形式,只用一封封朴实的信,和孩子交换生活。在信中,你讲述城市里的地铁与书店,他分享田埂上的蜻蜓和星空。在分享喜怒哀乐中,收获一份纯粹又珍贵的友情。
2025期待与您相聚
蓝信封活动搭建城乡青少年书信桥梁,助力乡村孩子心灵成长,传递温暖与陪伴。

02
如何成为通信大使
只要你年满18周岁(或已获得高校录取通知书),并愿意:
1.确认自己通信意愿足够强烈;
2.完成通信大使特质测试与理论考试;
3.第一封信考核(第一次回信要求不少于800字);
即可正式成为蓝信封通信大使,开启与一名乡村孩子的书信陪伴之旅。

03
通信大使要做些什么
(1)坚持、按时回信:志愿者需坚持一个月一封信,持续三个学期。收到孩子来信7天内要准时回信,不随意退出(若退出需提前一个月申请,并写好告别信)。
(2)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接受孩子一开始的回信字数较少,理解青春期孩子的不确定性(某些孩子可能会有1-2次未回信)。
(3)信任蓝信封:遇到极端问题务必第一时间联系蓝信封,切勿跳过蓝信封直接联系学校及当地政府,极易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04
你会收获什么
一张超有分量的证书,完成一封信可获4个志愿时(可自助下载保存);
一些超实用的能力,通过真实留守儿童书信案例、心理学理论学习,提高书信表达能力与共情能力;
一段共同成长的旅程,与一名乡村儿童小笔友建立深厚友谊,见证彼此成长;
一群同频的伙伴,加入志愿者社群,结识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

学院的温暖足迹
自加入“蓝信封”项目以来,我院已有超过百名同学作为通信大使,持续为乡村孩子送去温暖与陪伴。在过去两年的通信中,许多孩子从沉默少言到主动分享,从学业困惑到逐渐开朗——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每一位心怀热忱的你,用文字点亮的一盏盏小灯。
我们见证过孩子因为一封回信而重燃对数学的兴趣,也收到过志愿者说“没想到我也能被一个人这样信任”。在这里,陪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次提笔的行动,一封封书信的往来。

我们在寻找这样的你:
对乡村儿童心理关爱怀有热情与责任感;
愿意投入时间,真诚倾听,积极回应;
用一笔一画,陪伴一个孩子走过一程。
加入我们,让文字成为温暖的纽带——你的一封信,或许就是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契机。现在扫码报名,成为乡村儿童等待的那个“特别笔友”!让爱在书信中传递,让温暖在乡村儿童心中绽放!

2025年秋季通信大使招募已开启,等你来信!

初审:李小芬
复审:韩福英
终审:戴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