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于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清泽广场举办“劳动创科学,实验探奥秘”主题科普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实验体验与趣味答题形式,吸引了各个学院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手实践与原理思考中感受材料科学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设置金相显微观察、热缩片制作、疏水涂层制备、碘钟振荡反应、记忆合金发动机五个特色实验点。
考虑到用电安全,本次活动对需要用电的试验点进行调整,主要向同学们讲解实验操作以及深藏背后的实验原理。在金相点位中,通过向同学们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观察金属内部微观结构的用途,实现科普金相实验的真正意义。在热缩片点位中,志愿者们向同学们讲解了热缩片受热后体积收缩的实验原理,并举出热收缩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荷叶效应疏水表面能够有效隔离水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大有用处。化学实验区碘钟反应溶液蓝紫交替的周期性变色引发阵阵惊叹,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微型发动机更展现了智能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每个实验站配备知识展板与互动答题环节,参与者在完成3项及以上实验任务后,可兑换精美礼品。

活动特别设计了“实验操作+理论追溯”的双重参与模式,金相试样需经打磨-抛光-腐蚀全流程制作,让同学们体会科研劳动的严谨性;而记忆合金发动机则通过直观形演示,帮助理解材料相变原理。活动将专业认知教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现场同步开展材料科学专业知识问答,强化材料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低门槛、高趣味的科普载体,激发了青年学子对基础研究的兴趣,培养了“敢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探索精神。材料学院科协将持续推出系列科普实践活动,构建多维度科普育人平台。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学科特色与科普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未来,材料学院将持续发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科学实践精神,让材料科学走进更多青年的求知视野。
初审:王志国
复审:郑 芬
终审:游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