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月19日,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届赛事涵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吸引全校25个学院451个项目参赛,经过团队(个人)申报、学院初赛、校级复赛等环节,最终,78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并展开激烈角逐。
赛事终审决赛采用了“现场展示+路演答辩”综合评审模式,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A类及科技发明制作B类四个类别同步开展,全方位呈现出我校学子在基础理论研究、社会问题洞察、工程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竞赛特别邀请了来自相关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他们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行业实践背景,为赛事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决赛答辩环节,各参赛团队通过PPT作品展示、现场汇报等形式,全方位阐释项目创新价值与社会效益。参赛选手高度聚焦于技术前沿性、理论完备性、成果转化潜力等维度,进行科研项目展示与交流。在专家的严格评审下,各参赛团队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8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59项。


为持续深化赛事成果、赋能项目进阶突破,我校于4月20日启动“挑战杯”专项训练营,28支优秀团队进入训练营并接受专家团队提供的一对一指导。本次训练营通过“专家会诊+靶向提升”模式,针对答辩过程中参赛队员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专家研制出一套完备的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与各参赛队深入研讨,量身打造各参赛作品优化指南,推动相关作品质量稳步提升。
本次比赛的顺利举办,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推动了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今后,我校将把此次竞赛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持续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发扬求实创新精神,刻苦钻研,敢为人先,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人才强国建设的征途上,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不断进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初审:刘 洋
复审:田韶华
终审:史薛伟